4月25日下午,我校教师尝试使用IPAD新技术,在高一(7)班公开执教了一堂题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的高中地理课。学生两人一台IPAD,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基于Mac OS X系统开发的交互式多媒体课程资源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应用问题。整堂课,在基本实现全数字化的无线网络环境支持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对基于信息化的现代学习模式的有益尝试,也为我校即将实施的“打造未来课堂,建设现代教室”行动方案提供实践案例。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IPAD为代表的全屏多点触控技术和云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如何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素养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加速教育现代化不可多得的机遇。IPAD可轻松将课堂变成数字化学习环境,让课堂总是触手可及,使“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从而带来教与学的新境界。通过互动课程,学生可以追踪查询课外作业,记录笔记并及时反馈;教师可以互动授课、监控学习进度,并管理日程计划和教学资料。全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将使未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校现有物理、生物、地理三门学科被列入首批23项上海市高中创新实验室项目。实施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是基于信息化环境背景下,建设创新体验和实践平台,积极实践将数字化、网络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以此为契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积累应用案例,为现代信息化教室建设积累实践经验。
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管理指导团队、以教科研室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团队、以信息中心为基础的技术保障团队,以教导处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团队。我校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四轮组织教师参加区级培训,通过率达100%。先后有25名教师获得国家教育技术(中级)合格证书,储备了一批具有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队伍。
我校站在引领上海高中阶段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将计划实施“打造未来课堂,建设现代教室”行动方案,建立全新的教师在线备课系统和交互式多媒体课程学习系统,打造部分学科的未来课堂学习系统,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现代学习模式。以“为了每个学生终生发展”为核心,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实现改善学习方式,改变教学形式,真正影响学生终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