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青年沙龙 > 教学展示

《古风雅韵品戏曲,“宝玉翠黛”展群芳》

作者:杨敏     发布时间:2013-3-26 点击数:1844

《古风雅韵品戏曲,“宝玉翠黛”展群芳》

杨 敏

教学时间:201252113:55

教学地点:上海市格致中学C301

【教学目标】

1、品味及表演越剧《红楼梦》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体验角色的塑造,提升对戏曲艺术的关注度,拓展自身的艺术视野。

2、通过赏析、演唱、表演、评价、拓展等师生互动的多种交互活动,感受越剧表演的古风雅韵,提高戏曲表演的创造力。

3、学唱、表演越剧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宝黛初会”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与体验戏曲表演中动作程式化的特点,加强舞台表现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情感,体验角色塑造。

【教学难点】感知越剧表演的古风雅韵。

【教学道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笔记本电脑、道具、歌谱

【教学对象】高一(2)班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二、    赏析与演唱

1、复习演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解析唱段内容。

3、欣赏电视剧《宝黛初会》片段,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情感。

4、以情带声再次演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三、    创新与展示

1、学生为唱段加入自编动作,生生互评。

2、欣赏越剧《宝黛初会》的片段。

3、老师演示程式化动作并指导学生表演。

4、学生展示。

四、   拓展与交流

小组展示对《红楼梦》的拓展探究。

五、     课堂小结

 

 

 

《江南戏曲奇葩——越剧》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设计上:

1、重视切入点

本课以戏曲表演特点作为切入点,即戏曲的人物动作程式化、韵律感和表演空间虚拟化等特点。以戏曲表演选段为载体,通过欣赏、感知、体验,从人物的动作、唱腔、舞台布置等总结归纳其特点,继而运用于表演。重视切入点的有条理的安排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给予的反馈,从中提炼与再挖掘,让学生感悟戏曲表演中文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2、重视情感体验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充分体现“二主“的精神,教师的引导,视频为载体,以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来交流师生彼此体会,同时在理解感受探究之后进行情感体验与二度创作,充分展现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

3、重视“平台”创建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的应对应该是有差异性的,不能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创造一个有利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在表演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从一对到几对,从创作到修改到再创作,不断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来理解和表现作品。

二、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专业水平

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完全掌控局面,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更是一种锻炼,因为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驾驭课堂,而能收放自如。

同时音乐老师的专业技能还是不能放的,如果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演绎,会让学生对作品加深印象,并近距离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领略艺术的美。当然对于本节课,教师若能自学二胡演奏加以配乐,会是学生更能全面感受到戏曲表演的魅力。

总体来说这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的要求与“二主”的和谐结合,学生参与性强、表现力强、互动热烈,希望在今后能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问题反馈 | 地理位置| 违法举报

 沪ICP备05028997号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828号

上海市格致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9

地址:上海市广西北路66号 邮编:200001 电话:67157666、63510228 传真:33040215

违法举报电话  63510228*2701 67157666*2701 email:gezhi@gezhi.edu.cngezhi@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格致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6260;累计访问人数:3477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