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格致新闻 > 校园新闻 > 黄浦校区

母校永远在我心中

作者:66届校友顾益华     发布时间:2013-3-4 点击数:6594

母校永远在我心中

——格致生活回忆点滴

66届初三(1)顾益华

 

飞龙冉冉而去,灵蛇款款而来。

早晨,打开电脑,屏幕上的日期映入眼帘:201311日。啊,到今年,我们跨入格致中学大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

记忆的闸门一经打开,记忆的浪潮便如洪水般涌来。50年前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一件件、一桩桩,还是那么清晰、那么生动……

 

 

我的“格致梦”

 

上小学时,每天都要从广西北路66号格致中学大门经过,或沿着北海路学校围墙走过。当时就知道,格致中学是市重点、是黄浦区最好的学校。那时小学上午上课,下午分成学习小组,在住房比较宽敞的同学家做作业。我所在的学习小组,在北海路119号,恰巧就在格致中学斜对面(巧的是,若干年后,这位同学的儿子也考进了格致中学,和我儿子同班)。在同学家4楼屋顶晒台上,看得见格致中学操场的一角。那时,在我眼中,觉得格致中学三层红瓦斜顶的教学楼特别气派、偶尔学校边门打开,觉得格致的操场特别大。早上,看着格致学生精神抖擞走进学校大门,下午,看着他们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打球,别提有多羡慕,下定决心,中学非格致不考。

我从小身体较弱。五年级时,连续高烧、住院,几乎一个学期没上学。六年级升学考前,又是高烧,没能参加迎考复习。当时黄浦区浦东有一所以体育见长的洋泾中学,班主任建议我报考该校,对锻炼身体有利。老师眼中一向“听话”的我,对此很感冒。相反,按当时黄浦区中学的排名顺序,义无反顾地依次填了格致、光明、金陵、六十二、培光5个志愿。就像今天考大学填志愿一样,如果第一志愿不取,就会落到民办初中。为了进格致,我没给自己留半点后路,也没想过一旦考砸的后果。

当年考格致,感觉不亚于今天考复旦、交大。据说我们那一届,报考录取率是十分之一。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我高烧刚退,就走进了考场。拿到录取通知那一刻,父母兴奋骄傲、班主任脸上写满成就感的表情,令我至今难忘。

为奖励我考进格致,母亲花了相当她月工资七分之一的钱,给我买了一支“关勒铭”金笔。怀揣这支金笔,我走进了广西北路66号大门,我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格致梦”,终于实现了。

 

 

第一课

 

入学教育是进入中学的第一课。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在哪里听的报告、何人作的报告、讲些什么内容,已经全无半点印象。然而,有两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却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脑子里,伴随我走过了几十年。一句是:“你们一只脚踏进了格致的大门,另一只脚就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另一句是:“我们格致中学是数学帝国主义!”真是何等豪迈!前一句,使我有了人生的第二个梦想:报考复旦大学新闻系,当“无冕之王”,并给了我一辈子的自信;后一句,无论是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还是以后的几十年中,都让我感到作为格致学生的无比自豪!

 有人说,“好学校”和“差学校”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差别。学生的自我心理定位、自我设计,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确实如此,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总会想起这两句话,都会问自己:我是格致毕业的,会有跨不过去的坎吗?!

 

 

第一次挫折

 

 考进格致的学生,在小学都是皎皎者。我们班里,绝大多数都是“带杠杠”的,在小学不是大队长,就是中队长,至少是小队长。班级的学号,也是大队长排在前,班里就有9名之多。大家都自我感觉良好。进中学不久,正当我们还沉浸在一片赞扬声中时,第一次数学测验,给了很多人当头一棒,不少同学开了“红灯”。我也第一次尝到了开“红灯”的滋味,顿感压力重重。它像一帖清醒剂,让我看到了差距,知道什么叫“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教我把精力放在适应格致的学习风格、学习要求上,使我开始渐渐懂得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为此,我一直保存着那本记载我“开红灯”的学生手册,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经常提醒我“看清自己,踏实做事,低调做人”。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这一理念成了我的座右铭之一。

 

附照片:记载着数学开红灯的学生手册

 

 

全家格致情

 

格致中学是我们全家共同的母校、心灵的家园。

我和爱人林静芬是格致同班同学,且上学时她就坐在我后面一排右侧。我们结合前,并没有多少时间花前月下;成家后,也没有多少条件卿卿我我,各自都忙于为事业打拼,甚至新婚的假期都没有用完。但是,在格致接受的相同教育、母校给予我们的共同价值观,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婚姻基础,使我们相知比别人更深,磨合比别人更快。成家后,我们共同笑迎艰难困苦、一起面对曲折风浪,携手走过了三十五个年头。

 静芬在班里担任过副班长,较早加入了共青团,曾被评为三好学生。1968年分配到上海海运局机关食堂工作,每天半夜三、四点钟就要起来上早班。靠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仅一年就被抽调到局机关财务部门工作。上海海运局文革后恢复党的组织生活不久,她成为局机关第一个发展的党员。1974,被选派参加上海局级机关干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慰问团赴云南慰问,成为团里最年轻的女干部。年中,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心脏疾患等重重困难,跋涉于十万大山间。之后,从未接触过航海专业知识的她,又主动到确保航行安全的要害部门海务监督处海图资料室工作,一头扎进了钻研航海图书资料的业务中。凭着在母校养成的不服输的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刻苦努力,在航海界几大名校毕业、专业人才济济的海运局,担任了航海图书资料部门负责人,成为远洋船长、业务处室、部队航海情报部门业务咨询信赖的对象。

 儿子望望出生后,把他送进格致,成了我们的美好愿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住房搬离黄浦区后,仍将孩子留在黄浦区一中心小学就读。孩子四年级起就独自一人每天坐公交车上下学,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望望小学五年级毕业,被保送进格致预备班。初中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高中为格致理科班录取,参加计算机竞赛获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IT行业工作。孩子经格致7年熏陶,文理成绩均衡、课外阅读广泛,团队精神强、人际关系好,为人正派,做事踏实,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回忆母校生活、感恩老师培养,成了我们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漫漫冬夜,煮好一壶喷香的咖啡,全家围坐在沙发里;炎炎夏晚,沏上一壶浓浓的铁观音,三人在空调下席地而坐,无数次地回忆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同学间的趣闻轶事、在三楼平台上谈心时一起仰望星空的情境、在西场(注)中乘凉时共同憧憬未来的豪情;当年的中青年教师,如今已都是耄耋老人,不知他们身体可好?昔日的少年同学,今天或许也两鬓染霜,不知他们在哪奋斗?甚至教室里上下移动的大黑板、独一无二的斜拉窗、校园边门旁的葡萄架、大礼堂前的夹竹桃都成了我们一遍遍回忆的内容。时光一年年流逝,那人、那事、那景却一直那么清晰;那情,那爱却永远浓得让人无法化开!

我们全家为人谨慎、行事低调。做得最高调的一件事,就是在各种场合会有意无意告诉别人:“我毕业于格致中学”、“我和我爱人是格致中学同班同学”、“我们全家都是格致中学毕业的”!每当别人为此露出赞叹的表情、投来羡慕的眼光时,我们会感到一种莫大的享受,这种享受,无法用语言表达。

如今,已经退休的我和我爱人人生最后的梦想是:让我们家的第三代成为格致人。我们一定要圆这个梦,我确信,我们一定能圆这个梦。

 

(注:当时学校操场有四个篮球场,靠广西北路一侧围墙的是1号篮球场,亦称西场)

 

    附照片:全家在格致校门口合影

         

 

 

恩师陈天水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陈天水先生是我们全家的恩师。

十年前,邻班好友董晓敏送我一本他们班编辑的同学回忆录《在格致的日子里》。晓敏在《天水老师二三事》一文中写到:“有一次回学校看望陈老师,老师告诉我,每年收到很多贺卡,但他的玻璃板下总是压着我和初三(1)班顾益华的贺卡:因为他最喜欢我们两人的字。”这令我非常感动,又十分惭愧。感动的是,自己的字能受到先生如此青睐,令我比得到任何表扬奖励都高兴;惭愧的是,几十年来,自己忙于工作,没能按先生嘱咐好好练字,实在愧对先生。感动、惭愧之余,历历往事涌上心头。

记得初一写字课上,我经常能享受到陈先生所给的特殊待遇:当大家在练毛笔字时,他会把我和戴光华等同学叫到黑板前,给我们开小灶,单独讲解书法知识、传授书法技巧。先生还建议我从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好好练习书法。遵照先生嘱咐,我特地到古籍书店买了一本《兰亭序》,并一直保存到现在。不好意思的是,一直没能腾出时间好好练习。直到不久前,我和晓敏一起去看望天水先生,他还问起我,字练得怎样,并赠我一幅专门为我书写的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这令我又想起先生关心我练字的一件往事:初一升初二刚放暑假的一天下午,午睡中,我被传呼电话声喊醒,陈先生来电让我赶紧去学校。记得那天学校正作高考考场,几经盘问才得以进校。原来,有一个书法比赛,陈先生已替我报了名,要我赶紧交书法作品并按时去参赛。那时我确实还不太懂事,似乎并没太当件大事来做,结果自然什么奖也没得到,辜负了先生一番心血。如今,我已退休,接下来一定要好好完成先生布置给我练字的功课了。

先生教学一丝不苟。在我儿子保存至今的作文本中,先生指导他写文章的提纲整整写了一页!自己当学生时,对此感受并不深刻。当了老师后,当批改一次作文,要用去双休日从早到晚整整两天、当自己为写好每一篇作文批语绞尽脑汁时,才体会到,先生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先生乃性情中人,上课充满浪漫色彩。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先生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们:七夕那天,你们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得见他们诉说相思之苦的呢喃细语,不信,你们可以到学校中门旁的葡萄架下去试试。不过,悄悄话没听到,倒是一次上课时,我们看见有小孩溜进校摘葡萄,赶紧学着先生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对他说“陈生生(先生),有人偷葡萄!”先生一看,放下书本就奔出教室,去驱赶小孩!此事一时间在同学中传为佳话。一次,先生为我们示范何为“吟诵”,只见他微闭双眼,晃着脑袋哼了起来,很快陶醉其中,停不下来。我们只得轻声唤他:“陈生生,陈生生”。

天水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教会我为人处事。先生做人低调,为人厚道,与人为善。受先生潜移默化影响,我把“外圆内方”作为人生准则,努力做到为人方正、处事圆润、外化内不化,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很长时间,我一直把这看作一种方法、一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才逐渐领悟到这更是一种人品、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我和同学们多次讨论:其实,天水先生只教了我们一年,随后他就被学校派去参加“四清”了,我们很少碰到。作为语文老师,他并不显得特别能言善辩。为什么这一年,能让我们怀念50年,大家一回忆起在格致受到的教益,就会想到他呢?答案就在于人格的魅力啊!

 

    附照片:陈天水老师给顾文望作文的批语

            陈天水老师顾文望作文本上写的文章提纲

            陈天水老师给我的字

全家和陈天水老师的合影

   

 

 

石磊先生的数学课

 

石磊先生是我们初一代数、初二平面几何课的任课老师。石先生个子高高的,脾气很温和,平时头总是微微上仰。调皮的同学背后给他起了个外号“瞭望哨”。后来才知道,石先生眼睛不太好,需要头上仰才能看到坐在下面的我们,这使起外号的同学很不好意思。当时,我们把数学成绩好的同学称为“数学脑袋”,他们是石先生的“得意门生”。我的数学成绩一般,绝对够不上石先生的“得意门生”。然而没想到的是,石磊先生的数学课成了我受益最大的课之一。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举世公认的物理奇葩、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原子模型的缔造者及量子论的创建者波尔,在中学时代在回答物理问题“如何利用气压计测算一栋大楼的高度”时,用的不是教科书里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自己动脑筋思考,想出了六个答案。

无独有偶,上石磊先生的课,你会感受到,每堂课他都做了精心准备。讲代数例题,他从不只讲一种解法。讲了最基本的解法后,总要问我们:“有没有别的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当我们想出一种新的解法时,他会轻轻瞥一眼备课笔记,然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当我们举不出新的解法时,他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偶尔,当有同学举出的解法不在他备课的解法中时,他会轻轻一愣,继而马上向同学投去赞许、满意的目光。久而久之,我在解题时就养成了问自己的习惯:“还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做几何证明题,能够三步证明的,石先生绝不允许四步完成。他的口头语是“你们要学会合理的偷懒。”他的方法也很独特:看到我们三步可以证明的题四步完成,他总要幽默地调侃:“你很卖力啊,愿意多走几步。”“你很空啊,时间用不完么。”“你簿子很多奧,写不完啊。”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渐渐地,我在做证明题时,就会不知不觉地问自己:“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能不能再省一步?”石磊先生的数学课使我懂得了,每一个问题往往不只有一种答案,真正有创意的人,是喜欢并善于自己思考,从现有标准答案外找到其他答案的人。

    石磊先生传授的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深深影响了我,工作以后,不满足现状,成了我工作的常态。在日常管理中、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在制定各种方案前,我都会问自己:“有没有更简便、更有效的办法?”力求花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最好的效果。无论是承担一项新任务、接手一个新项目、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还是重复同样的工作,我都会考虑:“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什么地方可以创新?”以至于同事们给我起了一个“点子公司”的外号;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后,“你们要学会合理的偷懒!”也成了我激励下级探索科学、高效工作方法的口头语,成了发掘大家内在潜能的好办法,同时也为我在年轻人中平添了不少感染力。

著名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石磊先生传授我们知识,更教我们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告诉我们真理,更引导我们发现真理,他的数学课所传授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影响了我这个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的一生。我想,石磊先生在天堂知道了,一定会很欣慰。

 

 

 

魅力无穷的老师们

 

 我们在学校,不仅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同时,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吸收丰富的养分。对学校美好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那些专业扎实、才华横溢、各具鲜明个性、独特人格魅力甚至是传奇色彩的老师。

提起数学老师孙兆桂,头脑里就会跳出“工作严谨、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这类赞美词。孙老师给我们上代数近似数,我印象颇深。不是因为学得好,而是我当时一上近似数就头晕,“保留几位数”、“怎么保留”老是搞不清,越搞不清,越会产生急躁情绪,连自己都有点“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感觉。而孙老师则不然,上课时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下了课又极其耐心地个别辅导,从来没有半点脾气,叫人很过意不去。70年代上半段,我们边工作边看《青年自学丛书》,近似数部分一看就懂。怎么也想不通,中学那会怎么就那么不开窍,浪费了孙老师许多时间!文革中,孙老师和我们一起下乡到松江参加秋收劳动,一起挥汗割稻挑担、打谷翻土,样样抢在前,为我们做表率;一同躺在农民客堂泥地铺了稻草的通铺上,望着房梁聊天,毫无半点架子;甚至饥肠辘辘时,和我们一块挖泥鳅熬汤解馋。虽然艰苦,却其乐融融,相互间亲近了许多。这份可贵的亲近感,一直保留到现在。

俄语课老师郑麟同,是个胖胖的老头,整天笑眯眯的,非常和气,声音浑厚带有磁性。陈老师骑一辆轻便自行车上下班,胖胖的身躯压在轻巧的车上,有种不太协调的滑稽感。看见他,就会想到“和蔼可亲”四个字。据说他年轻时当过大律师,解放前为江汉轮遇害者担任过辩护律师,还听说一次他辩护的案子获胜后,委托人送他一辆摩托车酬谢。他给我们上课时,尽管已经年纪不轻、头发稀少,但还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很有派头。初学俄语,有一个气流呼出、舌头飞速上下的颤音很难发,一些同学一时间学不会。郑老师便把他们一个个轮流叫到办公室,一遍又一遍地个别辅导。一旦同学把音发好了,他就会兴高采烈地表扬你,让你感觉自己特别有学外语的天赋,就这样,使我们很快喜欢上了俄语。

接替郑麟同担任俄语课的黄秋霞老师,年轻、漂亮、时尚。那种感觉,就像王安忆《长安歌》中或陈乃珊笔下衡山路、淮海路一带洋房里走出来的人物,十足的上海味。黄老师的俄语课上得很活,用俄语做文字游戏、让同学模拟情景会话、教大家用俄语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中国歌曲、念俄语儿歌《鹅》等等。到了初三,在我们俄语有了一定基础后,她会精选一些俄语小故事,让我们译成中文,然后轮流上讲台交流。上课翻译时,居然允许离开教室,任你躲在礼堂角落、坐在操场边上。每个人都想翻译得最好,于是会回过头去琢磨已经学过的课文、查字典推敲怎样表达得最恰当贴切,甚至跑到学校图书馆里查资料,不知不觉地做到了“温故而知新”;集中交流时,大家听得特别仔细。一旦受到老师表扬、同学赞许,便会涌上一股小小的成就感。就这样,同学们学习俄语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了起来。那时,黄老师似乎还没成家,在这背后,她一定牺牲了不少和恋人“逛马路”的时间。80年代后期,我在学校给干部专修班学员上《领导科学》,讲到调动员工积极性时,脑中老是闪过黄老师让我们翻译俄语小故事的场景。

植物课老师卲炳章,瘦高个,一口浓重的绍兴话。卲先生给我们上课时似乎年龄已经很大了,据说在学术界还颇有点名气,在专业学会中担任职务。植物课上讲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顽皮的我们都喜欢学他的口音,背后给他起了个外号“苔藓植物”。那时,正在开展“教育革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老师讲课理论联系实际。老先生为此找了很多杂志、报纸上的材料。一次,老先生拿了一份科技报之类的报纸,给我们讲科学种田的成果,说某地一只南瓜长到60多斤。我们都不信。老先生无法说服大家,急得用绍兴话大呼:“信不信啦,信不信啦,表决!表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要求,也确实难为了这些老教师,他们那种努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认真态度真是难能可贵、十分令人尊敬。

地理课老师范炳,知识渊博,阅历丰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传说当过国民党坦克团长、驻缅甸大使馆武官。上地理课,犹如游祖国名山大川、江湖河海,看各地风土人情、奇闻趣事,在根本没有旅游条件的当年,让我们在纸上过了一把旅游瘾,在轻松的享受中获取了许多知识。

 

徐匡迪在《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中说:“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回想起来,我们从来没有从各位老师的口中直接听到过“敬业”、“奉献”等字眼,但是,诲人以行不以言,春雨润物细无声。他们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为什么是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什么是无怨无悔的奉献态度、什么是立足平凡的卓越创造作了最好的诠释。他们本身就是我们最好的人生教科书。

 

其实,在学校学习的几年中,直接为我们上课、对我们言传身教的,只是学校教师团队中的一小部分,而学校大批优秀教师对我们的影响,则是通过一届又一届同学引以为自豪、津津乐道传说的“口头文学”无形中发挥作用的。虽无法求证这些“口头文学”的真实性,但我们对此宁信其有,并乐此不疲地向人讲述。

譬如:“四点共圆”刘汉标。刚进中学,就知道了刘汉标、孙兆桂先生是自己学校培养的数学尖子、数学竞赛获奖的佼佼者。那时他们是被当做格致的骄傲向学生介绍的,因此看他们时有种看“神童”的感觉。文革期间,和刘老师有了接触,我们亲切地叫他阿标先生。

 阿标先生在学生中有个雅号“四点共圆”。据说先生解几何题尤喜用“四点共圆”定律,雅号由此而得。

 有段时间,风行玩扑克牌24点,即取四张牌的数,不管用加减乘除何种方法,先算出24者胜。传说数学教研组老师每天中午休息时也玩此游戏。不同的是,算的是难度大为提高的“13点”,而阿标先生一人和整个数学组打成了平手。我从未亲眼见过此场景,但宁信其有,并在多种场合广为宣传。因为在我心目中,数学老师个个都是数学奇才。多年后,我当面向阿标先生求证此事,他并未作答,只是一笑了之。

儿子进格致上预备班那年,我到学校,碰到阿标先生,告之此事。阿标先生只对我说了一句:“叫你儿子每天看《新民晚报》。”此话初听叫人摸不着头脑,细想含义颇深。格致教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深晓各科之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可见一斑。

 儿子工作后,某日上网时忽大呼“爸爸快来看”,原来,他们班同学在网上汇编了一个“阿标语录”,回忆阿标先生对他们的激励、教诲。“语录”辛辣尖锐幽默,令人捧腹喷饭,先生个性之鲜明、对学生影响之大之深,跃然网上。

譬如:“席地而坐”的汤廷郜。听过这位先生课的同学告诉我们,汤老师上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讲解成语“黔驴技穷”,竟模仿黔驴叫声。试想,如此上课,此生谁人还会忘记这个成语!又,一日讲到成语“席地而坐”,忽不见老师身影,却听得老师声音从讲台后发出:“从左到右,一排排上来观看。”原来老师在为学生做古人坐姿现场示范,让同学们来了个古今时光穿越。如此上课,何等精彩!

又譬如:传说八次高考的语文老师周艺,貌不惊人,衣着朴素,一如工厂门房间里的老师傅,即使迎面而过,也不会引起你的注意。自打听说他高考考了八次,方才考上大学,再遇到他时,便有了肃然起敬的感觉,顿觉其形象高大了许多。八次,需要多大决心、毅力和坚持精神?有了这种决心、毅力和坚持精神,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高山攀登不了?

还有那位已经记不起名字的高中班主任,组织春游之后,写了一篇美文,把全班名单悉数嵌入游记,一时间传遍全校。倘若那时有网络,点击率不知该有多少!

还有……、还有……

几十年中,我曾经在各种场合无数次绘声绘色地向同事、朋友讲述老师们的那些故事,看到的全是一片羡慕、崇敬的眼神和表情。

在格致中学,这样的老师实在太多了!我为母校有如此众多优秀的老师倍感自豪!

 

 

 

叶老师发火

 

初二下,叶守康老师大学毕业分配来校,担任我们班的副班主任。叶老师性格开朗、脾气温和,大概是和我们年龄差了不多的缘故吧,很快和我们打成了一片。即使是星期天,他也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打球、一起玩耍、一起侃大山;甚至自己掏钱买铅弹,教我们打气枪。在我们眼中,叶老师亦师亦友,就像一位邻家大哥。

初三上,叶老师带我们下乡劳动。我们一部分男生住的的屋子很简陋,墙壁和地面有很宽的空隙,不时吹进嗖嗖冷风。泥土地铺上稻草,上面打开我们自带的被褥就是床。每天吃的是白饭加几筷几乎用清水煮的青菜。虽然艰苦,但我们一是一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二是第一次从城市来到农村,一切觉得新鲜,所以还是觉得很快乐。

劳动结束那天,当我们打好背包,准备离开之际,叶老师让我们等在外面,独自一人走进了我们住的屋子。就像部队即将开拔一样,他要检查一下我们有没有违反群众纪律。不一会儿,他走到门口,招手叫我进去,指着铺着稻草的地上一个位置,板着脸问我:“这是谁睡的位置?”由于大家铺盖已经拿掉,我已无法确认这是谁的位置了,于是摸不着头脑地问他:“什么事?”叶老师一言不发,摊开手。原来,他在稻草堆里发现了半只淡馒头。不知哪个同学归家心切,把半个淡馒头扔掉了。这在当时物质生活贫乏、社会风气节俭的情况下,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随后,他走出房屋,让我们集合列队。只见他铁青着脸,手里攥着半个淡馒头,气得说不出话来。而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发火的我们,站在寒风中,吓得谁也不敢出声,更不敢离开。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叶老师发火。以后,我只要回想起这次下乡劳动,记忆的画面就停格在叶老师铁青的脸和攥着的半个淡馒头上。

如今,尽管物质丰富的程度、生活条件的改善已不是当年可以想象,学校食堂旁的泔脚桶,每天都满得几乎溢出来,再也不会有谁会为丢弃半个淡馒头而发火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今天,当我们鞭挞舌尖上的腐败、谴责舌尖上的浪费的时候,让我们重温一下当年“半个淡馒头的故事”,一起呼唤:不要丢掉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

 

 

 

劳动课

 

母校的东楼里有一所令人自豪的校办工厂。我们曾在那里做过钳工,用锉刀锉过实验室用的的法夹、当过油漆工,拿漆刷漆过出口到越南的测量标杆。在那个年代,凭着校办厂的收入,我们拿回学校发的肥皂,让父母向邻居炫耀半天;我们享受免费看电影的福利,叫弄堂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羡慕得要死。

然而,最使我自豪的是,初一劳动课上清洁全校阴沟的经历:刚进中学,我们还轮不上到校办工厂劳动,每周两节劳动课是打扫校园环境。我的任务是,和公新新两人清洁全校阴沟。每次劳动,一只盛满水的铅桶、一根铁钩、一柄长勺、一把火钳、一只簸箕,是我们的全部“装备”。干活时,铁钩勾起阴沟盖,长勺挖出淤泥,火钳钳出勺子挖不出的垃圾,簸箕用于盛脏物,最后盖上沟盖,用铅桶里的水把阴沟冲洗干净。我在保留至今的当年《周记》中,记录了当时挖阴沟的情景:“我越挖越起劲,,挖到一个阴沟,挖下去是软绵绵的,提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堆乌油油的淤泥,好肥啊!要是运到农村里当肥料使,又可以多打粮食了!这么一来,我就希望多挖到些这种肥泥。眼看着黑黝黝的泥从阴沟里跳进我的簸箕里,心里可舒服啦!最后一个大阴沟,竟挖出了大半簸箕之多!两次劳动,使我明白了挖阴沟的意义,这是很好的肥料,挖干净了,又能使学校环境保持清洁,这是一项光荣的劳动。” 干活时,我曾经数过,全校共有32个阴沟,或许,所有格致校友中,我是唯一知道这个数字的人。

每次劳动,清洁教学楼底层外的阴沟时,看着墙壁通气孔上刻着“工部局”字样的镂空铁盖(注),就会浮想联翩,彷佛看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感受到的是学校深厚的底蕴。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们全家逛完南京路,一起兴致勃勃去看看母校。走进校门,看到的是一片工地,竟然找不到老教学楼了,我突然产生了幻觉: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向门卫一打听,才知道,学校要扩建,老教学楼已被拆除。我们只能带着无限的遗憾、深深的失落感离开了学校。

清洁阴沟的劳动,使我对学校增添了一分特殊的感情,让我更爱格致美丽的校园,因为我曾经亲手为她梳妆打扮。

 

(注:据老教师介绍,教学楼原来装有热水汀,我们进校时已拆除,但排气孔还留着。)

 

 

 

 

手旗队

 

学校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运动团队、兴趣小组、专题讲座、各类竞赛,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初二上,学校组织手旗队,这是一项军事体育运动。我报名参加并很快迷上了它。旗语通讯是由两面红白两个三角拼成的长方形小旗,用一个动作代表汉语拼音一个字母进行通讯。一开始,报名参加的同学多,学校手旗不够,家中又没有红布,母亲就用黄、绿两种颜色的旧布拼起来,找来两根旧竹竿,给我自制了一副手旗。每天早上上课前、中午休息时、下午放学后都练习,甚至课间休息几分钟也要到操场上、走廊里挥几下。很快,我的收发速度“突飞猛进”,一分钟可以发200多个字母,挥舞起手旗来有种龙飞凤舞的感觉,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觉得特别爽。

手旗通讯是集体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由邱坤元、金捷、乔耀洁和我四人组成了班级手旗队。一次,我们忽发奇想:相约休息日早晨到外滩黄浦江边去训练。星期天一早,我们四人就在黄浦江边长堤上排开队伍,风风火火地练了起来。随后,金捷又跑到她家居住的海关钟楼下阳台上,我们在黄浦江边,上下挥舞手旗互相收发旗语。结果引来大批晨练者和路人围观,着实大出了一番风头。当时,学校还组织比赛,但和其他班级相比,我们班级实力稍逊一筹,没有获得名次。

不久,我被选拔进了校手旗队。暑假里,大队辅导员赵金林老师组织我们集训。上午和下午三点后训练手旗,晚上,每人发一个手电筒,练习灯光通讯。训练期间还组织我们参观了军体俱乐部、参加了外面的比赛。我在队里只是个坐冷板凳的,轮不到上场。但是,在手旗队认识了(2)班钱品石、(3)班周信文等优秀同学,拓宽了交往圈子,我已经很高兴、很满足了。多年后,我在单位党委分管宣传工作时,还邀请过时任黄浦区委党校校长的周信文来作过专题讲座、至今每年春节还和品石互致问候,此是后话。

手旗队最有趣的事,是在校运动会上的表演。为了模拟真实场景,一个队员在操场上,把旗语发往站在校园外一居民房屋顶平台上的队员,由这个队员发回给站在学校操场上的队员,最后,由这个队员把收到的旗语写在黑板上;为了显示手旗队功夫过硬,当场随机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句话,向全场同学展示并擦去后,由第一位队员发出。当时,我们训练时的用语多为“报告舰长,发现敌舰”、“命令你舰全速前进,消灭敌舰”之类的军事用语。不料,请出的同学在黑板上写的竟是“你需要维生素”,引来全场一阵哄笑,同时也引起了大家更大的兴趣。第一位队员看到这句话时不禁一愣,我也暗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最后,接收到这句旗语的同学,略作思考,还是准确地在黑板写出了答案,获得了全场热烈掌声,手旗队也由此名声大振。

同样有意思的是,当时人们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警惕性都很高,据说有居民看到有人在房顶平台上挥舞手旗,以为是国民党特务在发信号,赶紧跑到派出所报告,引起了一场误会。

我参加手旗队最自豪的事,是在为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实际作用。就在初二暑假那年,上海在黄浦江浦东一侧开辟了一个浦江游泳场。一开始,没有通讯设备,由我们手旗队每天派两名队员前去,一名在岸上指挥台,一名在游泳场江中最远处的船上,用旗语帮助联络。我和(3)班的队员吴文庆排在同一天前往值班,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吴文庆和我一同被分配到上钢五厂炼钢车间工作。由于他长得英俊,被照相馆邀去,穿着炼钢服、戴着炼钢镜拍的大幅照片,作为钢铁工人形象长时间陈列橱窗里。他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很早入了党、当了干部。一次拉肚子,他整整一周坚持在高温生产第一线,不肯请病假。等到被送进医院,已回力无天,不久便英年早逝,年仅26岁,使我痛失了一位挚友。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十分悲痛。

 

 

 

文娱活动

 

 中学时代,我也算是一个文娱活动积极分子。

唱革命歌曲,是班级最基本的文娱活动。那时,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听忆苦思甜报告,教育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与此相呼应,唱得最多的歌是《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还有一首内容差不多的歌,我已记不起歌名:“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千头万绪用上了我的心……”这两首歌的旋律确实优美抒情很动听,尤其是下乡劳动时,晚上,月光下,坐在打谷场上的谷堆里唱这两首歌,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哼唱;一唱,就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

班级女同学中有好几位酷爱沪剧,且唱得韵味十足。其中有的还利用中午唱革命歌曲的机会,教全班唱。记得当时学了沪剧《红梅赞》、《我最爱读毛主席的书》等,我现在也还能勉强哼哼。

女同学中舞蹈人才不少,凡搞联欢活动、参加学校汇演,必排舞蹈。一次为参加学校演出,我被赶鸭子上架,挑选出来排练舞蹈《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几个毫无舞蹈基础、笨手笨脚的男同学跟着金捷等女同学从头学起。舞蹈最后有个集体造型,我因最瘦体重最轻,被大家托举在最上面,还要摆出眺望远方的姿势。排练期间,正值下乡劳动,平时缺乏体力劳动的我们,累得筋疲力尽。晚上收工后,对工作高度负责的金捷还要求我们再排练一次,结果我做造型时腿一软,摔到了稻草堆里。很多年后,我在学校负责策划大型汇演,审看学生排演舞蹈时,一本正经地指导学生怎么走“十字步”,那时我已四十几岁。由此引来同学们一片钦佩的眼光,那潜台词是“哇塞,没想到平时一脸严肃的老师居然还会舞蹈!”一下子拉近了与同学的距离。其实,当年只学过这支舞蹈,且这支舞除了“十字步”,其他动作早已忘得精光了。我想,要是这时金捷在场,看到我装模作样指导学生跳舞的样子,不知会捂着嘴乐成什么样子呢!

文娱活动中,我投入精力最多的是话剧。初一,我参加了黄浦区少年宫话剧团。在那里,指导老师给我们讲授戏剧基本理论、训练我们观察不同人物的特点、指导我们排练各种小品、教给我们朗诵技巧、还专门请老师校正我们普通话的发音。在少年宫话剧团,我先后参加了《英雄小八路》、《刘文学》等好几部话剧的演出、排练了不少朗诵、快板、三句半等节目,节假日经常外出演出。回到学校,我在班级里当起了“小导演”,也排起了《英雄小八路》等节目。这段经历使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使我受益匪浅。工作后,无论在党校给干部上课、还是在学校给孩子教书;无论是大会讲话作报告,还是学校策划指导各类大型活动,当年这些学到的知识都派上了用场。

朗诵,是我们排练节目的重要形式。我特别喜欢贺敬之写的朗诵诗《西去列车的窗口》。这是一首描写新疆军垦农场一位三五九旅老战士、南泥湾的突击手,带领参加边疆军垦农场建设的上海青年、新战友,在奔赴新疆的西去列车上畅谈继承革命传统、胸怀伟大理想、承担历史重任的抒情长诗。其中的片段,我现在还能背诵:

“呵,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呵,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你讲的第一个故事:当我参加红军那天,

你们的第一张决心书: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江山呵,在我们的肩!

红旗呵,在我们的手!”

 

“呵!祖国的万里江山、万里江山呵!…...

呵!革命的滚滚洪流、滚滚洪流!……”

 

“现在,让我们把窗帘打开吧,

看车窗外,已是朝霞满天的时候!

 

来,让我们高声歌唱呵——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每次朗诵,总是热血沸腾,激情满怀;总会热泪盈眶,心中充满了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直到今天,我还坚持认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环境如何变化,理想、信念、使命、责任是永远不能丢弃的。我认为,这是母校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它。

 

 

 

同桌的她

 

初中三年,除了刚进校和林培珏短暂同桌过几天、因为近视,在第一排和金长清同桌过一段时间外,大部分时间和张莉雯同桌,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同桌的友谊,成为我格致美好记忆的重要部分。

张莉雯性格温和,学习认真,我们在一起经常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量解题的方法,相处得很融洽。张莉雯在班级里学习成绩比较好,语文数学各科都比我强,所以总是她帮助我的时候居多。

我是一个不太安分守己听课的人,常常利用上课时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在语文课上写日记,在数学课上看课外书,在外语课上摘录自己喜欢的诗词、格言、谚语、优美的文章片段,在物理课上给要好的同学写不伦不类的“外交信函”:邀请阁下于某月某日到鄙人家中进行“国事访问”……,而每当我把小说放在课桌下看得入迷时,张莉雯总会有意无意地趴在桌上,手臂大大超过“三八线”,为我打掩护;当我摘抄得起劲而老师向我走来时,张莉雯就会及时向我发出“信号”,所以我从来没有被老师抓到过“现行”。一次,我看到一本新出版的谚语集《智慧的花朵》,爱不释手又买不起,只好从图书馆借出来,在她的掩护下,硬是把整本书抄了下来。

对张莉雯的“配合”,我十分感激。张莉雯喜欢唱歌,且唱得很好。因为她嗓音比较细,同学们给她起了一个外号“一丝音”。记得当年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有一首由著名歌唱家邓玉华唱的《情深意长》:“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啊,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革命不怕路途遥……”,她特别爱唱,唱得委婉动听,十分抒情。当时,凡新歌出来,就会出“活页歌选”,虽然价格不贵,但我们那时零用钱很少,往往喜欢却舍不得买。于是,作为“回报”,我多次利用上课时间,在她掩护下为她抄歌谱。对此,我们之间从未在语言上有过协议,行动上却一直配合得非常默契,这一“互助”行为,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个秘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家庭出身”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了。我们进中学的时候,正是到了“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尽管我们还是孩子,也能感觉到政治空气日趋紧张,很多做法越来越“左”。在那种大环境下,“家庭出身”显得越来越重要,“出生不好”和有“海外关系”的同学,大多数人即使本人努力、成绩优良,政治上也难有入团、当先进、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机会,唯有埋头把书读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当时还懵懵懂懂的我,隐隐约约听说张莉雯家也有“海外关系”。或许是这个缘故吧,她不需要为了表现积极而向老师告发我,我和她相处也因此觉得特别轻松。离开学校很多年,我还十分怀念这段和张莉雯同桌的日子,怀念我们同学之间这份纯真的友谊。其实,人与人之间这种“不设防”的和谐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最珍贵的。

文革一开始,我就和张莉雯失去了联系,并且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没有她的任何消息。2005年,一些同学筹备在格致中学建校131周年校庆之际,举行一次自离开学校以后规模最大的班级聚会。我请担任联络的张声洪帮助找当年的同桌张莉雯。不久,张来电告诉我,在黄浦区劳动部门工作的老同学黄永兴借用工作上的有利条件,在网络上找到了张莉雯。(这里,我要特别对黄永兴说一声谢谢!)此后到校庆前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象着,张莉雯会是什么样子?不知见面能否相识?没想到,校庆那天,当我站在教室门口时,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将近40年没见面的张莉雯。令我惊诧的是,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痕迹,形象还是那么眉清目秀,言谈还是那么轻声细语,举止还是那么温文尔雅。 所不同的是,举手投足之间多了一分干练和韧劲。

此后,我们之间经常有了联系、走动,并知道了她这些年的经历:1969年远赴黑龙江北安国营农场,成家后不远千里调到丈夫所在的贵州都匀市机床厂,多年后调回上海,但进不了市区,只能在长兴岛农场落户,提前退休后,又受聘于台商企业,常年出差奔波在外。在几十年里,她务过农、做过工、当过教师、搞过管理,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读大学,攻英语,入了党,提了干,担任了领导,被单位派驻国外,最后居然还和我成了同行:当了多年办公室主任,使我们之间又有了许多交流的话题,多了许多共同语言。张莉雯的经历,可能是同学中比较曲折丰富的一位。可以想象的是,几十年中,她一定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很多磨难;难以想象的是,当年这样一个柔弱的女生,是怎样扛过来的?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为什么看上去还那么年轻?多次聚会中,她在讲述自己经历时,语气始终是那样平静,从来没有提到过一个“苦”字,也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对她的不公,似乎在讲一个和她不相干的人的事。相反,倒是时不时提起格致学习时教给她的人生态度、打下的扎实文化基础,在她人生经历中对她的帮助、发挥的作用。久而久之,我找到了答案:乐观向上和笑迎苦难的生活态度、阳光的内心与平和的心态,就是她青春常驻的秘诀,而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的人生态度吗?

 

附照片:分别39年后,同桌喜相逢

 

 

三只肉包子

 

李学彬是我中学时代的好朋友之一。他体育很好,尤其是羽毛球打得好,被选拔到市少体校训练。打羽毛球消耗很大,少体校以少量学校附近居民食堂的饭菜票作为补贴。一天,李学彬拿着自己省了好些天的饭菜票,请我们放了学一起到食堂去吃肉包子。那是三年自然灾害刚过不久、什么都要票证、勒紧裤带过日子的年代,正在长身体的我们,个个都面带菜色。李学彬的慷慨大方,令我们既兴奋又感动。下课后,几个要好的同学兴高采烈地跟着他到居民食堂,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三个鲜肉包子。

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无论家人小酌、亲友聚会、节日盛宴、公务招待、外出旅游,不知尝过多少美味佳肴,然而,最难忘的还是李学彬请我们吃的那三个肉包子。那鲜美的味道,令我无法忘怀,只要一想起,心中就充满了温馨。其实,难忘的是肉包子的鲜美,更忘不了的是中学时代同学间那份纯真而美好的友情。那时,我们的生活是清贫的,物质是匮乏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却是浓浓的。在人和人之间关系蒙上了太多利益关系、金钱色彩的今天,当年同学间这份纯洁的友谊更显得弥足珍贵。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的心中会永远保留这份珍贵的记忆!

 

 

 

玻璃黑板

 

我在学校做过一件至今无人知晓的“荒唐”事。

学校的老教学楼原来只有三层,大约在我进中学前一年加盖了第四层。老三层教室的黑板有四块,可以上下移动,而新盖的四楼,教室的黑板是整块贴在墙上的。听同学说,四楼的黑板是玻璃做的。见过木头、石头做的黑板,却从来没见过玻璃做的黑板,我觉得很好奇。玻璃怎么能做黑板呢?玻璃做的黑板是什么样的呢?我一直想找机会探个究竟。

当时,学校安排教室的习惯是,初一在一楼,初二在二楼,初三在三楼,只有高中在四楼。我们上课的教室最高到三楼。终于,趁着高三下乡劳动的机会,我独自一人走进了四楼教室。左看右看,玻璃黑板和其他黑板没什么两样,我有点不甘心。于是,出去找了一小块砖头,在黑板边上轻轻敲打,终于敲下了极小一块。仔细看,果然是块玻璃,上面布满了很小的黑点,这些黑点聚在一起,整块玻璃黑板和其他黑板就看不出什么差别。我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份愧疚感,心里有些后怕,这在当时可是“损坏公物”的大事啊!幸好,我敲玻璃黑板时没人发现,敲下的玻璃又是极小一块,很不起眼,以后大概也没人发现过。

离开学校很多年,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回母校时,再去找一找、摸一摸那块满足我少年时好奇心的玻璃黑板,和校长说一声“对不起”,和老师们说一句: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请努力发现、竭力激发、好好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吧,或许,一个科学家的第一个灵感就是从这里产生的、一位院士的科学攀登之路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如今,老教学楼已经拆除,只剩下了一个门洞,再也找不到那块玻璃黑板了,这成了我永远的遗憾。不过,那块玻璃黑板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不堪回首的文革

自打酝酿写回忆格致文章开始,我就打算回避、跳过文革这一段。然而,封存的记忆一经打开,就如同常青藤,缠绕着我,推不开、绕不过、挡不住、忘不了。少年时的枝枝叶叶让常青藤的生命力更顽强,让我在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后依然记忆犹新。

文革之初,我们曾经怀着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感,那么真诚地投入“反修防修的伟大斗争”。在学校,挥毫泼墨写大字报;到街上,挥舞标语破除四旧;去游行,欢欣鼓舞庆祝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

记得取消高考的消息传来,我们还高呼着“坚决粉碎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口号,从南京路游行到外滩电报局大楼,向毛主席发致敬电,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一路上喊哑了嗓子。殊不知,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人生命运就此改变,另一只脚再也没能踏进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大门。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如此荒唐的事,当年的我们就是这样虔诚地面对!

很快,受人尊敬的校长被打成了“走资派”、和蔼可亲的老师被戴上了“牛鬼蛇神”帽子、亲密无间的同学被分成了“红五类”和“狗崽子”。因给我们班上语文公开课“苛政猛于虎”而备受尊敬的翁璇庆老师,被贴的大字报几乎整整绕了学校围墙一圈;平时骑着轻便自行车、整天乐呵呵的外语老师郑麟同,被抄家后的衣物放在操场上当作“罪证”展示,那辆轻便车被“充公”,成了学生们的“公车”,不久就缺胳臂少腿,而再也没见过车子的主人;身材娇小而性格倔强的抗联战士沈洁老师,因不堪受辱而自尽在房间的窗户下;就连我们刚进校就到越南支教、令我们十分崇拜、又为没能直接聆听她精彩讲课而倍感遗憾的高润华老师也难逃厄运,被贴上了大字报。而随着反动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风靡,出生“职员”的我,也由于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而倍感压抑、因为发言先要报家庭出生而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

更令我震惊的是,在校园里看到的惨景:昔日文质彬彬的同学,从黄军装上解下皮带,用带着铜扣的一头,毫不手软地朝老师头上挥去;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彩云老师被剃成了阴阳头,硬被推出了校门,引来一群路人的围观和孩子的辱骂!陈彩云老师并没上过我们的课,她也不认识我。我之所以要特别提到她,是因为她就住在我家附近临街的房子里。文革前,每当我晚上从她家门口经过,看到窗口透出的灯光,总会想象老师在台灯下伏案备课、批改作业的样子;文革中,再从她家门口走过,房间里经常是漆黑一片。在路上看到的是带着帽子、捂着大口罩的老师。时至今日,我在电视上看到那种一边剃得露出青白色头皮的“时髦”发型,脑中就会交替出现被剃了阴阳头和戴着帽子、大口罩的陈老师,心脏就会感到阵阵刺痛,便会赶紧换台。

    不久,打入“牛棚”的老师,被组成了劳改队。不知是谁,“创作”了一首“牛鬼蛇神歌”:“我是牛鬼蛇神,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每天早上,这些老师扛着劳动工具,集合在校门口内侧,被迫豪无尊严地唱过“牛鬼蛇神歌”后,走向他们的劳动场所。上课风趣幽默的范炳老师成了“劳改队长”,身材瘦弱的卲炳章老先生拖着蹒跚的步子走在队伍中……

    那时的我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今天,当我们怀着喜悦、自豪的心情,迎接格致中学建校140周年这个盛大节日来临的时候,我想对母校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说:请千万不要忘记,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段苦难的时期,格致中学的校史中有这样黑暗的一页!请记住列宁的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愿文革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愿母校的上空永远阳光灿烂!

 

 

 

感恩母校

忆不完的格致事,说不尽的母校情,最想说的还是对母校的“感恩”。

 

感谢母校给了我们扎实的基础知识

文革后,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我没能参加高考。80年代初,中央电视大学招生,我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在整个冶金工业局被录取的60名学生中名列前茅;三年里,和许多老三届高中生、年纪几乎比我们小一代人的同学一起学习,每个学期总分、单科成绩不是第一、便是稳居前三,有的学期还囊括了所有考试科目的第一。

90年代初,市委组织部委托复旦大学举办本科干部班,已经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忙于工作的我,又一次在没有参加复习培训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入学考试。硬是从头学起,在46岁时,通过了英语考试,获得了本科文凭,也算是圆了我的“复旦梦”。

这一切,全靠初中三年母校为我们打下的扎实的基础。

 

感谢母校给了我们健全的人格 

学校为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成才,先写好大写的“人”字。通过老师言传身教的表率示范、学生凡人小事的自我教育、寓教于乐的校园生活、精心设计的社会活动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为我们开启心灵的窗户、点燃心中的理想之火、塑造优美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

 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时刻牢记的社会责任、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追求“无形”(注)的工作理念、严谨扎实的工作状态、正直正派的做人原则、理性低调的行事方式、真诚主动的沟通意识、宽厚宽容的待人态度、淡泊名利的自我修养、阳光平和的生活心态,是母校给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靠着这些无价之宝,我在各种岗位上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重、下级的拥戴,最后在高校党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长岗位上工作多年,直至退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想,成功的德育教育,是社会对格致学生最认可的地方。

 

(注:《老子》云:“上善若水。”我以若水无形,把工作做得“无声无色”,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

 

感谢母校给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学学习,体会最深切的,是“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老师们不仅授我们与“鱼”,更授我们与“渔”。这“渔”,便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教会我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我们锻炼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养成创新的思维意识。

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强调的“活”字。遇到问题,经常让我们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表意见,再由老师归纳总结。记忆中,并没有挑灯夜战,也没有长夜苦读,更谈不上悬樑刺股,记得的倒是一次大考前,我“纠集”了一批同学来回步行到西郊公园游玩;一次考试前到设在人民公园里的游泳池游泳,下午还大睡了一觉。

同样,儿子进了格致,尤其是到了高中理科班,大部甚至全部作业在学校做完,晚上便是提前预习,上课则是把握重点要点。所发习题卷,可不做,亦不用交,供学生自己讨论。让学生把学习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把学习精力放在拓展性学习上。

中学所学文化知识纵然扎实,但毕竟有限。而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到工作时便转化为科学的工作方法,创新能力,使我受益终身,这是我最要感谢母校的。

 

感谢母校给了我们宽松的环境

当时学校环境相对宽松,很少管头管脚,为我们提供了很大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有两个例子颇能说明老师对我们的宽容:一次几何课上,我做好练习题,看起了《侯宝林郭启儒相声集》。巡视中的石磊老师发现后,拿过去看了看,随即还给我,只是微笑着用手指了指我,没说一句话。更有甚者,同学葛佳渝也回忆起:当年他热衷于自己动手装矿石收音机。数学课上忍不住还在摆弄。石磊先生看到后,拿起耳机塞在耳朵里听了听。走开后,又折回来,要葛帮他也装一台,促使葛花功夫把矿石机装得更好。

我从小常常天马行空,从老师讲课的一个点,展开想象的翅膀,或发散思维、或收敛思维、或横向思维、或纵向思维,或反向思维,联想到其他看似不相干的种种问题;喜欢“一心两用”,听课记笔记的同时,做了不少自己想做的事。在一般老师的眼里,这是“上课思想开小差”,肯定不被见容。而对于我来说,“一心两用”的习惯锻炼了边听课边分析、听课记笔记抓要点、抓关键的能力,对我以后帮助甚大。工作后,我常常在参加会议的同时“弹钢琴”:起草文件、方案、讲稿,给下级写书面工作指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思考其他问题、梳理工作思路,在多向立体思维的舞蹈中获得了很多创意和灵感;在管理上努力创造宽松环境,把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最大限度开发出来。

所以,我发自内心地特别感谢当年母校的宽松环境和宽容态度、感谢母校的开明大气、感谢老师们对我这种有点“剑走边锋”的学生博大的包容心,并视之为格致中学办学最成功的方面之一。

 

 悠悠五十载,深深格致情。

 昔日的同学少年,如今已两鬓染霜!

 五十年,多少音容笑貌,多少青春奉献,多少攀登求索,多少心灵激荡,多少如烟往事,历历在目,弥足珍贵。

 陆陆续续,写下这点点滴滴回忆文字,为的是,予恩师以慰藉,予今人以感悟,予来者以昭示。

为的是,奉上最美好的祝福:

 愿母校的发展,像浦江之水,奔腾不止;

愿母校的明天,如旭日东升,辉煌不息!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问题反馈 | 地理位置| 违法举报

 沪ICP备05028997号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828号

上海市格致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9

地址:上海市广西北路66号 邮编:200001 电话:67157666、63510228 传真:33040215

违法举报电话  63510228*2701 67157666*2701 email:gezhi@gezhi.edu.cngezhi@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格致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2236;累计访问人数:3409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