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中学推海外研究项目 学生带着课题出国修学

作者:校办     发布时间:2012-5-7 点击数:2133

格致中学推海外研究项目  学生带着课题出国修学[1]

一项课题、一张机票、一只行李箱……今年暑假,上海市格致中学的6名学生先后踏上出国修学的漫漫旅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游学”,格致中学的“学生海外研究项目”要求学生带着课题“轻装上阵”。没有浩浩荡荡的学生团,更没有教师与家长陪同,自行转机,奔赴国外姐妹学校,在投入当地学习与生活的同时,完成课题研究。“这要求学生在出国之前就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既是一项尝试,也是一种探索。”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如是说。

  大千世界任我行

  “如果要说这个项目是对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希望将学生‘放出去’,鼓励学生用自主性的行为反证、落实课堂中教授的研究型学习方法,同时扩大国际视野,积累人生经验,”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表示,要整合课堂内外,学校就不该“满堂灌”,而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自主性,“除了给学生提供出国做研究的机会外,这一项目更能考验学生的气魄和胆识。”

  张志敏的话得到这一项目的参与者之一——高二(5)班周崛涵的印证。由于突发水痘,原来计划与周崛涵一起赴德国柏林波茨坦席勒高级中学的同学无法前往,她便决定独自一人前去。“那时有老师询问我是否要延期或放弃。我觉得既然我们前期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而且这一机会千载难逢,我不想放弃,也希望达成同学的心愿,”周崛涵表示,这是自己有生以来作过的最为艰难的决定,“其间有紧张,有犹豫,有忐忑,怕自己语言不过关,又怕自己遭遇不曾预料到的困难……但最后我还是决定主动迎接这一挑战。现在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没有错。”这个高二的女孩说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周崛涵告诉记者,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并没有所想象的那么“恐怖”,同学、老师都很友好,即使是路上陌生的行人,也会互相微笑打招呼。“只是在法兰克福机场转机时,我遇到一些小挫折。”周崛涵说道。由于法兰克福机场很大,有ABCDEF等多幢大楼。从A大楼进入的她以为各大楼之间互相相通,却不料需要登上楼顶换乘一辆车才能到达C大楼。时间上的紧张让她感到茫然失措。由于完全不了解转机流程,她只能一路走一路问。所幸路人都非常热情地为她指点,最后她终于安全到达。“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没那么可怕。但当时遇到问题时,自己心里确实还是很紧张,”周崛涵表示,“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体验过了就会有经验。下次再遇到同样的境况,就会安慰自己,那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自主解决,正是格致中学开展“学生海外研究项目”的初衷之一。格致中学教科研室主任吴照强调,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有在远离了家人、朋友以及熟悉的生活环境时,学生才能自觉抵制依赖情绪,他们的自理能力、自主精神也才会增强。”吴照表示,一旦形成习惯,学生就能把这种自主性应用到学习和课题研究中去,而这恰恰是格致中学培养的创新型人才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夏令营里草裙舞

  “圣保罗预备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这里的学生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他们每天上六节课,参加一次社团活动,每天中午有45分钟的午饭时间。一个学生在一学期内的所有课程和社团都是自选的。其教学采用走班制,而下课时间却只有短短5分钟。在这宝贵的5分钟里,学生们要去自己的储物箱里换书(因为美国学生的课本非常厚,带在身边很不方便),并且换教室。所以,每节课下课同学们都会一路小跑着……”这些文字源自格致中学高二(2)班秦奕理的交流心得。作为本次项目的6名参与者之一,秦奕理与高二(2)班的刘柳两人一组,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圣保罗预备学校进行为期2周的修学。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要全程参与当地学生的课程和学校活动,还需完成自己的选题“中美课程及社团活动比较”。“我们最早确定的课题是关于中美中学生课余生活的比较与研究,但后来指导老师向我们提出建议。选题修改后,我们更易操作和落实了,”据秦奕理介绍,他也十分认同指导老师的意见,“这样我们就能全程体验美国学生的生活了。”

  为了近距离观察和对比,秦奕理和刘柳整整9天都留在学校听课,而不是像一般出国夏令营般到处旅游观光。“我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完成课题研究和分析才是我们出国修学的最主要任务。”基于这一想法,刘柳与秦奕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针对中外学校的不同制度和优劣设计问卷,向学生发放。此外,他们还主动采访了圣保罗预备学校的校长和多位教师,此举丰富了课题的论据,强化了论证的力度。

  与秦奕理和刘柳栖身校园的研究方式有所不同,格致中学高二(8)班的王丹妮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深入到当地的民俗和自然环境中去。“这与我的研究课题有关。”王丹妮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夏威夷本土表演艺术与当地地理条件的关系”,而赴美国夏威夷的

  普那胡学校参与由当地举办的校园文化夏令营活动,正为她提供了这样一个研究型学习的契机。据王丹妮介绍,普纳胡学校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校,也是格致中学的姐妹学校,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中国、日本、泰国等地的学生参与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期间不仅有课堂学习,还会教学员跳草裙舞,弹奏富有地方特色的乐器,栽种当地植物,爬火山,研究岩浆构成等。“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对我而言意义非凡,我进入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高效的求知和学习状态。”王丹妮表示,实践不仅让她提升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也让她的研究分析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历练。

  多看多听大声说

  在记者面前,6名学生难掩兴奋之情,短至2周、长至1个月的修学经历让他们看到不同于国内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的崭新一面,而带着课题融入其中的人生体验令他们在感到好奇与欣喜的同时,尤其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并迫切希望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无论是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城市交通与建筑,还是当地民俗和自然环境,纵览学生们的课题方向,可见他们试图将中外的方方面面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设性意见。“这是一种典型的研究方式,”张志敏强调说,“在比较和质疑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精神的彰显。”

  正如张志敏所言,学生们确实在亲身体验中,将所见所闻的现象升华为比较、分析的能力。刘柳告诉记者,她和秦奕理在整个美国之行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堂“政治课”。不同于国内课堂的讲解和板书,圣保罗预备学校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不是10分钟的简短讨论,而是持续整整1周,”刘柳介绍说,“老师让我们四人1组,在一个模拟已知政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政府,并制定宪法和详细的法律法规,设计政府宣言、国旗等。”刘柳告诉记者,外国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和个人能力令她感到十分吃惊:“相比于我的毫无头绪,羞涩被动,我们小组中居然有一个女生独自设计完整份宪法。”而被分配到另一个组的秦奕理也经历了心态的积极转变。“从第一堂课的‘旁听者’变为后来的‘国防部长’,我要感谢和我同组的外国同学,”秦奕理表示,“我们设计的模拟政府以英国政府为模板。由于一开始对较为专业的英语名词不熟悉,我一直不敢‘轻举妄动’。我的‘无语’让三个外国学生看不下去了,于是他们让我查阅英国女王的权力,这无疑给了我参与讨论的机会。”

  化被动为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国外课堂教学模式令“害羞”的中国学生发生了质的转变。他们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还体现在实验操作和作业布置上。据刘柳介绍,圣保罗预备学校的学生做实验,教师并不给学生演示流程和操作方式,有时甚至连实验目的都不说。在中国只需要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简单实验,在圣保罗预备学校往往要做1周。学生们自己组装仪器,自己摸索与合作。而课后作业对于国外的学生而言,大量阅读和读书笔记取代了中国国内的教辅练习。“老师每节课后都会留下一些书目,要求学生阅读完几个章节或单元。如果没有完成,那么下节课就有可能会跟不上节奏。”秦奕理解释说。

  除了刘柳和秦奕理,赴法国里昂圣托玛斯·阿奎中学进行课题研究的王琦韬和陆依宁则对中法两国对于保护历史建筑的态度差异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在课题报告“关于法国古典建筑的研究”中这样写道:“在法国人的思维中,保护一座建筑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不去改变它,让历史、建筑以及绿化融入生活。反观中国,近年来中国经济欣欣向荣,许多高楼平地而起,却是以牺牲大片老城区的建筑为代价的。并不是所有老房子都是具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但这却不代表一切都必须以新换旧。”

赴德国进行课题研究的周崛涵则对当地的市民素质深有感触。“德国公共交通建设得非常好,”周崛涵介绍说,“只需买一张月票,每次上公共汽车只要出示即可,司机并不会刻意查月票是否过期。而上地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连出示月票的环节都省去了。”周崛涵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有逃票机会,相反,每个人都很自觉地去买票。一旦被偶尔查票的便衣警察逮住逃票的行为,就会被记入档案,且处以30欧元的罚款。“人们都深以此为耻辱。”周崛涵强调说。

 

敢担当 变观念 重过程[2]

——格致中学“学生海外研究项目”带来的思考

时报记者 

  带着课题去“修学”,这是上海市格致中学“学生海外研究项目”不同于一般学校组织学生出国的原创性举措。接受记者采访时,格致中学相关负责人一再强调,这不是单纯的夏令营,更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游学”“逛景点”。“学生对所确立项目与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这一特色,成就了格致中学“吃螃蟹”式的探索。

  【当事人说】

  张志敏(格致中学校长):学校要有底气 要敢于担当

  我曾被一个只身前来格致中学的外国女孩所感动。我当时就想,既然国外学生可以过来,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出去呢?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格致中学排除各方质疑,坚持启动了“学生海外研究项目”。对于社会的质疑以及部分家长的担忧,格致中学也思考了很多,尤其是在安全和费用问题上,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想周全。格致中学设立了格致中学学生海外课题研究项目基金,课题研究所需费用采用学校资助、个人承担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出国从事课题研究,只需要支付来回机票费用即可。安全问题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很多姐妹学校都会派专人去机场接学生。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学生也都是由对方学校或接待机构全程陪同的。当然,作为学校来说,我们也要敢于承担责任,为学生提供出国修学的机会,进行课题研究。

  因此,我觉得要把出国研究“为我所用”,不仅需要学校敢于承担责任,更需要先进观念的支撑,这样才会有底气。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课堂内是一部分,课堂外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整合起来,用课堂外的实践来论证课堂上的理论,先在课堂内学习方法,再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我们的人才培养才是完整的、成功的。

  吴  照(格致中学教科研室主任):不能让出国成为形式主义

  在格致中学,“学生海外研究项目”属于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从刚刚跨入高中那一刻起,格致中学的几百名学生就要开始筹备自己的研究型学习课题。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可谓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前期筹备很重要,为了让每一个格致的学生都有机会独立或作为团队负责人研究课题,整个项目的确立和研究过程将在学生的高一、高二阶段持续进行。格致中学有一个创新教育教研组,由各学科教师兼任。通过学校研究型课程管理系统,教师们会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学生申报课题的密切程度,给予学生面对面或通过网络的分类指导。我们要求学生将选题在研究型课程管理系统中进行申报,并有指导教师予以审批;教师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从而使课题更易被研究和落实。因此,当学生到高二被选送出国进行研究时,他们必须要达到一系列标准,如前期的准备工作充分,课题开题情况良好,确需出国研究,以及英语水平达标等。只有达到这些标准,并被学校认为是有必要进行出国研究的学生,才会参加学生海外研究项目。出国不是形式主义,走出国门只是一种研究方式和手段,并非“为了出国而出国”。

 

  【专家学者评】

  王伟鸣(黄浦区教育局局长):观念已经变化 现在需要的是具体实施

  要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完全不够的。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实践的机会。格致模式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关键作用的,分别是学生的独立精神、个性发展以及思维方式。

  在国内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一方面很少有这种机会,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困难,学生会出现依赖性,或者他们独立自主的要求会被父母所剥夺。学生只有进入到一个独立的环境中,才会独立决定自己的行为,才能被激发出独立精神。而关于学生的个性,我认为如果学生缺乏个性,其创新能力就会被制约。格致中学的“学生海外研究项目”,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学生在增强国际视野的过程中,会注意到截然不同的东西。这种选择性注意其实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学会选择,积累关于选择的经验。除此之外,思维发展也是创新型人才性格因素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学校尤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不再迷信于标准答案。他们出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就会有比较,有怀疑精神,才会追求更好的东西,并激活创新思维。

  即使从观念到具体的实施还要经历很长的一段路,但学校、教师秉持正确的理念总会促成改革的落实。观念的变化带来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理念引领实践,实践反过来影响理念,两者相辅相成,这正是黄浦区十年课改的经验。

 

  丁  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改变教师比改变学生更重要

  格致中学让学生带着项目走出国门是一项创举,但“这仅仅是第一步”。虽然通过出国研究考察,学生们有了对国外教育更为开放的印象和感悟,但若要完全转变国内学生课堂上被灌输、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学校就应该结合学生“走出去”的亲身体验,改变自身。这就要求老师们也走出去,解放思想,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才更容易在学习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 本文发表在《东方教育时报》20101110第四、五版

[2]本文发表在《东方教育时报》20101110第六版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问题反馈 | 地理位置| 违法举报

 沪ICP备05028997号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828号

上海市格致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9

地址:上海市广西北路66号 邮编:200001 电话:67157666、63510228 传真:33040215

违法举报电话  63510228*2701 67157666*2701 email:gezhi@gezhi.edu.cngezhi@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格致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6006;累计访问人数:34773719